NBA职业球员的童年与他们真诚的回馈
2018-07-31 12:13:13 来源:CCTV5在线直播
勒布朗-詹姆斯和他的基金会在家乡俄亥俄阿克伦办的I PROMISE学校在今日进行了揭幕,勒布朗本人也到场并向阿克伦深情表白:今天对于自己,对于孩子们,对于阿克伦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无论我在哪里打球,俄亥俄州阿克伦永远是我的家。
“我仍然记得这里,这些街巷我都走过,北街区,西市场这些地方我都熟悉得不得了,我还曾经骑自行车穿过整个城区,”詹姆斯说道。“人们问我为什么要办这所学校,这就是原因的一部分。因为我亲身体会过这240个孩子正在经历什么,他们走过我走过的街道,毒品、暴力和枪械围绕在他们身边,这些我都知道。身处我的位置,拥有这些资源和资金,有愿意帮助我的人,这事情能得到妥善安排。而我依然在这座城市的怀抱里——为什么不呢?”
詹姆斯明白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多么恶劣,甚至,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比他那会儿好多了。詹姆斯的母亲Gloria在16岁时生下詹姆斯,16岁,花一样年纪的Gloria就必须带着呱呱落地的詹姆斯扛下了生活的全部重担,在充斥着毒品、枪击、暴力的街区中为了生活,为了活下去负重前行。而最应该在这个时候挑起重担的詹姆斯父亲却选择了逃避,生活二字对于詹姆斯家庭的意义无疑变得更加厚重,更加难以承担。躲避着街头暴力、体验过寄人篱下成长起来的詹姆斯早已历经磨难,穷困潦倒的生活没有击败他,而篮球和橄榄球填充了他幼年的空余时间,这让天赋异禀的詹姆斯后来在篮球事业上的成功变得理所当然。
“我的童年,我每一天都在利用它成为功力,每一天都是这样,时刻铭记自己来自哪里,牢记自己克服过什么困难,你知道的,我成长于那样的环境中,所以我把这些作为我最大的动力。”詹姆斯并不会忘记那段岁月。
近期雷霆的新西兰中锋史蒂文-亚当斯发行了个人自传《我的生活,我的奋斗》,文中提到了他为了能在世界上最高的篮球舞台上立足,他曾与抑郁症、孤独和乡愁作斗争。
亚当斯的父亲Sid在他只有13岁的时候就离世,父亲的离世让亚当斯完全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也一度让他感到抑郁,但篮球给了他新的人生目标。在全国锦标赛崭露头角之后他前赴美国追梦,异国他乡生活的种种不便几乎又打倒了他,但是他对于职业篮球的渴望让他忍受着孤独和煎熬最终踏入篮球殿堂。没有人能了解亚当斯无数个深夜的煎熬,他的痛苦,就像没有人知道詹姆斯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困苦与磨难,他们在成名前与自我、与生活、与世界的奋斗更让人钦佩,让人尊敬。
你也许还记得杜兰特的MVP演讲,2013-14赛季,杜兰特荣获常规赛MVP,他在MVP演讲上感谢了上帝、感谢了球队、感谢了队友,感谢了许许多多的人,最后,他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旺达,提到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这是我的奖杯,也是你们的奖杯。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妈妈。妈妈,估计你已经忘记了为我们付出了多少,但是我一直记得。你18岁就生下了哥哥,三年后又生下了我。一个只有21岁的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所有人都指责你,他们都说我们不属于这里。”杜兰特已经哽咽,场边的妈妈更是潸然泪下。“于是我们自己搬家,从一个公寓到另一个公寓,我最幸福的时刻是,当我们搬到第四个公寓里时,屋子里没有床,没有家具,我们只能互相抱在一起,那时我知道,我们已经度过了一切难关。当幸福来临时,我不知道别人会怎样,但是我会回去看,是什么让我走到了今天。是你,妈妈,是你在夏天的夜里叫我起来,督促我爬山、做俯卧撑,是你在我小时候打球时在场边大声吼我。我本不属于NBA,是你让我一直保持信念,没有让我流落街头,你把所有的食物都给我们,自己却饿着肚子睡觉。为了我,你牺牲了太多,你才是真正的MVP!”
艰苦的岁月留下了最深的印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杜兰特似乎永远缺失安全感,社交媒体上的他犹如惊弓鸟,他敏感于所有的质疑和批评,但是童年的生活同样教会了他感谢和感恩,让他学会直面苦难,懂得回馈的意义。2013年杜兰特为遭受飓风侵袭的俄城捐赠100万美元,2016年12月,加盟勇士的杜兰特继续为俄城当地流浪儿童捐赠5.7万美元和相关物资,2108年1月,杜兰特向母校豪捐300万美元,2月份杜兰特又宣布和加拿大乔治王子城的公立中小学合作发起一个名为College Track的项目并为其捐款1000万美元。
“我的大部分朋友包括我,我们都不是完整的家庭。”杜兰特说道,“当你的妈妈去为了生活工作操劳而你并没有父亲,即将离开学校的你应该知道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做些什么。你需要有人来帮助你引导你走上一个正确的方向。当时的我们会胡思乱想,愿望很强烈,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些东西。”
“我希望他们见识一下世界,我希望他们看到人们都是从哪儿来的,看看他们世界以外的世界在发生什么”,杜兰特说,“我不知道他们多久才能抵达那一阶段,但他们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只是他或者他们小时候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他或者他们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自然希望更多的孩子不要度过一个暗无天日、没有未来的童年,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