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分析】复盘:哈登和绿军的博弈 卡佩拉的积极性
2018-12-28 21:29:30 来源:CCTV5在线直播
时间:2018年12月28日
比分:火箭127-113凯尔特人
火箭进攻vs凯尔特人防守
一、初始对位
注意要点:绿军在1-3号位之间守了一个错位,斯玛特防哈登,戈登防戈登,欧文防豪斯。尽管欧文今年的防守有很大进步,绿军还是要在第一道防线尽量把他“藏起来”。
二、哈登和绿军的博弈
在绿军拥有大量单兵防守资源的前提下,哈登所遇到的防守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如今的哈登是全联盟进攻真实正负值自成一档的球员,他光是靠着同位置单挑就可以开发出大量的持球投三分机会。在绿军首节不断逢挡拆换人的前提下,哈登依然顶着防守人完成了多次投篮。
图一、哈登单挑塔图姆
图二、哈登单挑霍福德
图三、哈登单挑海沃德
首节过后,哈登就在三分线外交出了8投5中的数据。此后,绿军明显改了自己的策略。其中,主防哈登的欧文也在尽可能给哈登施压:
图一、欧文协防
图二、欧文主防哈登,被过掉之后伸手断球
同时,绿军也在哈登发起挡拆的时候尽可能地延误甚至是夹击哈登。但是,策略有时候只能做到规避一种情况的发生,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是引发后续的问题。
首先,当绿军夹击哈登的时候,顺下的卡佩拉会是绿军的“麻烦”。要知道,场上和他体型最为接近的防守人已经参与到了夹击之中:
其次,在执行大延误的过程之中,球员也不可能每个回合都做到极致。下图中,泰斯延误之后,哈登就赶在斯玛特回来之前完成了出手:
最后,哈登在同位置单挑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发出大量的三分球机会,这可是全联盟自成一档的能力——库里开发这种三分球机会上可能略逊于哈登,但是强在无球侧可以开发出大量的三分球机会!而且,哈登今天的三分球手感确实非常出色。
三、火箭的第二套解法
哈登再出色,他扛球权的能力也有上限。在保罗缺阵的前提下,火箭需要第二套解法来为哈登分担压力。毫无疑问,今天的戈登就是那个人。
他光是靠着自己的速度优势就可以杀入篮下,并在霍福德面前完成抛投:
碰到绿军的两处“刷卡协防”,戈登也能够靠着自己的蛇形突破来到篮下完成得分;
至于碰到护框能力更差的泰斯,戈登更是把自己的“蛇形突破”发挥到极致:
NBA官网的数据显示:戈登本场比赛在合理冲撞区里出手了6次,命中了其中的5球。这,足以让今年空间恶化的火箭拿到满意的效率了。
此外,在绿军也开始夹击他的时候,戈登找到了另一侧底角的格林:
四、绿军的防守漏洞
嗯,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刚才提到了泰斯在护框方面表现不好,一说到泰斯,我就想到了……明年下半年……等一下,好像跑题了。看重点:
图一、泰斯在篮下的选位不够好,内内空切得手:
图二、格林跑无球掩护,泰斯没有跟出来:
图三、泰斯被内内突破,绿军改变阵型之后,底角的格林出了机会:
事实上,火箭今天两次把比分拉开,都是泰斯在场的时候。当然,彼时绿军的问题不止于防守端。
五、积极的卡佩拉
哈登的持球投三分和戈登的突破已经让火箭在性价比最高的两个区域占据了主动权,至少在进攻端的“质”方面有了主动权。还有一点是,卡佩拉还能够帮助火箭兼顾进攻的“量”。
图一、卡佩拉在绿军的首发中锋霍福德面前抢到前场篮板:
图二、卡佩拉没有参与战术拖了球队的空间,但是他亲手抢到了前场篮板:
图三、卡佩拉到外线参与战术,但是他及时回收篮下冲抢前场篮板:
此役,卡佩拉一个人抢到了9个前场篮板球,而绿军全队仅有7个。得益于此,火箭的进攻篮板率达到了30.6%,他们在这方面得到的打分是74分!
六、本侧小结
第一、哈登靠着个人能力为球队开发了大量三分球机会,且能够维持高效率;戈登的蛇形突破,卡佩拉的篮下工作,也让火箭在篮下的效率较高。火箭在有效命中率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火箭这种强调个人进攻、不讲究复杂战术的风格,至少没有让球队出现大量的失误。
第三、卡佩拉对于前场篮板球的冲抢,又让球队回收了一波波球权。火箭在本侧握有主动权,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凯尔特人进攻vs火箭防守
一、初始对位
注意要点:火箭开场用斯玛特去防哈登,用戈登去防欧文。这比较好理解,火箭不太愿意让哈登在这一侧承担太多的任务。
二、绿军的攻框与火箭的换防
赛季初期,火箭逢掩护就换人的策略引起了外界的争议。但随着赛季的深入,火箭也会针对性地做出部署了。
下图中,卡佩拉在延误了塔图姆之后及时回撤,对禁区进行保护:
当火箭最重要的护框手卡佩拉不是逢掩护就出去换防的时候,绿军想要把球打到篮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同时,绿军的外线主攻手也不是以大量攻框为主的球队。即便遇到了火箭执行换防策略的情景,他们在攻框过程中还可能遭到火箭球员的协防。下图中参与协防的格林原本对着斯玛特:
也许,让内线球员到低位去打外线球员,会是一个好的办法。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这样:
图一、霍福德低位打哈登失败
图二、泰斯低位打哈登失败
总之,绿军这场在篮下的出手比重只有30%,他们在这方面得到的打分是23分;他们在篮下65.2%的命中率也只能得到56的打分。
三、欧文的回应
在球队很难靠着主攻手把球打到篮下的前提下,绿军只能依托于外线的跳投手感了。事实上,今天绿军能够在第三节将比分反超,正是得益于欧文和莫里斯出色的跳投手感。
先看欧文:
图一、卡佩拉还没有出来,欧文出手三分命中:
图二、卡佩拉在篮下,欧文直接在中距离转身跳投得手:
图三、哈登单防欧文防得不错,可欧文还是顶着哈登命中三分球。彼时,比赛一度陷入了“神仙打架”的境界:
唯一的遗憾是,欧文在场的时候没有得到更多的球权。在球队第四节初被拉开的时候,欧文也只能够在场上目送着这一切的发生。
四、莫里斯的回应
再看莫里斯。
图一、卡佩拉在篮下,莫里斯躲开发生在近框位置完成得分:
图二、小里弗斯换防霍福德之后,塔克上协防,莫里斯获得空位机会:
根据synergy的统计:在本场比赛过后,莫里斯在阵地战接球投被放空的那些回合里,莫里斯每回合可以得到1.791分,胜过了联盟98%的球员……
五、绿军的机会与问题
绿军这场也不是没有机会,他们整场的快攻比重并不算高。但在时间段里,他们一度靠着火箭糟糕的退防,利用快攻将比分迫近甚至是反超。
但无论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他们在衔接段缺少主攻手的问题都非常明显,只能依托于一些战术球来完成进攻。
像布朗利用无球侧跑出来的机会突入篮下,斯玛特靠着假动作骗过卡佩拉突入篮下这种方式,的确比较有观赏性。但与之相对的画面是,绿军在那些时间段里很难把比分提上去;与之对应的正负值是,布朗、海沃德、罗切尔和泰斯四人中,最高的罗奇尔也只有-16。
六、本侧小结
第一、火箭更具灵活性的布防,和绿军本身的一些问题,使得绿军很难把球打到性价比最高的篮下区域;但是,绿军靠着欧文、莫里斯等人出色的手感,至少没有让球队在有效命中率方面完全被动状态;
第二、倘若绿军可以在四要素里的其他三项方面进行弥补,胜负的天平也许会向他们倾斜。但正如我们在本文前半部分提到的那样,火箭控制失误做得也不差,绿军全场抢的前场篮板球比卡佩拉一个人还少。绿军在这一侧的被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全文总结
双方进攻四要素对比:
按照权重的大小,左起以此为有效命中率、失误率、进攻篮板率、造罚球比重,火箭在有效命中率和进攻篮板率方面都超过了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