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监,未来比主教练还重要的职位?
2019-04-15 11:32:06 来源:CCTV5在线直播
多家媒体近日证实,曼联队副埃雷拉将不与俱乐部续约,而是在赛季末自有转会巴黎圣日耳曼。马塔、德赫亚等球员的续约谈判也并不顺利,曼联很可能在赛季末面临多名关键球员流失。严峻的现实,令曼联CEO伍德沃德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位经理人赛季初因为引援问题而与时任主教练穆里尼奥产生龃龉,如今在关键球员的续约上同样令人失望。
与此同时,有关曼联是否应该设置体育总监的讨论也再次发酵,不少人都希望曼联能够设置一位专业的体育总监,来分割伍德沃德手中的权力。在塞维利亚打造“欧联之王”的蒙奇,在国米铁腕治军的马洛塔,如今越来越多的体育总监开始走上前台,这一角色在现代足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体育总监?】
很多俱乐部都设置了总监,但不同俱乐部对这一职位的称呼不同。英超曼城队等直称“足球总监”;国际米兰称本赛季加盟的马洛塔为“体育竞技首席执行官”;同城对手AC米兰则由两人共同行使总监职权,分别是“体育总监”莱昂纳多与“体育发展战略总监”保罗-马尔蒂尼。
尽管叫法不同,但总监们的任务是相似的。如果将球队看作公司中的一个部门的话,那总监就相当于部门经理,统筹规划球队的一切竞技与经济事务。转会引援、续约谈判、聘请教练等都可以看作体育总监工作的一部分。当部门的经营出现问题的话,那体育总监无疑也要为此承担责任。
体育总监的来源,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些球队会选择俱乐部历史上的名宿担任,这些前球员普遍对足球事务有很深的了解,同时在球迷与球员中都有很好的威望。拜仁慕尼黑与巴塞罗那等豪门都是如此,前者从2017年开始任命“天使”萨利哈米季奇作为体育总监,后者则选择了六冠王功勋阿比达尔。
也有一些俱乐部愿意在这一职位上选择专门的职业经理人,这些经理人不一定有显赫的球员资历,但普遍有很好的谈判水平与选材眼光。刚刚回归塞维利亚的蒙奇就是职业经理人的代表,球员时代的“鹰眼”平平无奇,但是在担任俱乐部体育总监期间,他将塞维利亚打造成了一支欧战劲旅,并在转会市场上收益颇丰。
【是枢纽,也是桥梁】
如今很多球队老板并不是莫拉蒂、阿布式的富豪球迷,只是将球队作为商业投资,并不善于直接管理球队;还有很多俱乐部的金主来自于海外,老板与球员们相距千山万水。这就意味着,老板们必须找到一位足够可靠的“话事人”代替自己铺陈意志,体育总监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是一位员工,也是投资方的代表。
RB莱比锡的总监朗尼克,就是这样一位“宰相”。“足球教授”是红牛集团全球足球事业的总负责人,在他的操盘下,RB莱比锡用短短4个赛季完成“三级跳”进入德甲。朗尼克不仅用慧眼为莱比锡带来了大量的年轻球员,还两度亲自上阵执教球队。他还是俱乐部战略规划的制定者,早年莱比锡热衷于年轻球员的低买高卖,但在升入德甲之后,朗尼克也开始将重心放到竞技上,拒绝了多家豪门对旗下球员的挖角。
除了完成金主的期望之外,一位优秀的体育总监也必须善于平衡俱乐部内外的各种关系,以求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尤尔根-克洛普崛起的过程中,时任美因茨总经理海德尔堪称幕后英雄。对克洛普的任命起初不被媒体和球迷看好,但是海德尔很好的帮助少帅承担了舆论的质疑与炮火,为克洛普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克洛普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相比之下,现任拜仁总监萨利哈米季奇的表现就不尽人意。拜仁素有“绿茵好莱坞”之称,内部矛盾错综复杂。任命“天使”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作为功臣名将素有威望,能够成为球员与教练之间的润滑剂。可实际上,萨利哈米季奇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近两个赛季中,安切洛蒂与科瓦奇都曾遭遇手下球员的“兵变”,但是萨利哈米季奇并没有及时挺身而出化解矛盾。
【宏观规划考验功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球队在面对困境时通过换帅解决问题,一个教练在一支球队的执教寿命通常只有寥寥数年。资本的涌进也使得球员的流动性大大提升,萨内蒂与杰拉德式的故事难以重现。但在频繁的人员流动中,俱乐部也必须保证战略方向的稳定,有人能在乱流中把稳舵盘。这个任务,往往落在体育总监的头上。
埃梅里曾如此回忆在塞维利亚与蒙奇的合作:“我度假回来,发现我的球员们都不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去找蒙奇。但你猜发生了什么?他给我拿出了一沓报告,每个位置都为我准备了至少10个替代人选。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担心我的球员被卖走,因为蒙奇总能再买到我想要的。”
蒙奇在引援时不仅看重球员的升值空间,同时也注重球队整体风格的稳定,确保新援能够即插即用。作为闻名欧陆的“黑店”,每个赛季之后大规模的阵容变更是塞维利亚的常态。但塞维利亚不仅没有因为大失血而沉沦,反而成为了“欧联之王”。这背后,无疑离不开蒙奇的操盘。
有的总监则并不善于这种宏观规划,自然就成了反面教材。前米兰总监米拉贝利在2017年夏天花掉“李哥”足足2亿,但这种豪购并不是有计划的“指哪打哪”,而是漫无目的的“打哪指哪”。在已经引进穆萨基奥的情况下,还在博努奇身上砸下重金;阵中有博纳文图拉,却还引进风格类似的恰尔汉奥卢;米兰急需一名中锋,但一通操作之后剩下的预算只有2000万……最终米兰的11人“壕阵”仅仅取得联赛第6,米拉贝利也在埃利奥特接管后离任。
【新时代崛起的新角色】
本赛季初埃梅里入主阿森纳时,枪手的官方公告称新帅为“coach”,而不是过去温格享有的“manager”。属于温格与弗格森的时代已经过去,“一帅一生一队”的故事已再不可求。职业足球的管理正在不断细化,数据分析师、录像研判师,越来越多的新职位开始出现在俱乐部中。与此同时,主教练的地位逐渐下降,权力也被逐渐拆分。
与此同时,足球商业化的加剧也推动各个俱乐部向现代企业转变。竞技成功与否不再是衡量球队与球员的唯一标准,一份赞助合同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一笔冠军奖金;一位籍籍无名的球员则可能通过一首歌曲蹿红。越来越多的球员开始在乎自己的场下的形象设计,不少俱乐部也不断尝试“破圈”。
因此,现代足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一种混合了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交叉学科”。这就意味着俱乐部的领路人不仅仅需要懂足球,同时也需要在其他方向上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实现俱乐部的综合发展。或许在未来,体育总监的重要性,会超过球队的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