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新闻足球新闻

【数据透视球员】托马斯-穆勒神奇的生存之道

2020-06-12 17:39:08 来源:CCTV5在线直播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足足准备了4天——2天看录像,2天查数据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足足准备了4天——2天看录像,2天查数据。不为别的,因为穆勒这个球员,实在太特殊了。

照常理来说,一个不以持球技术见长、无球意识却趋于满分的球员,最适合的位置显然是在前场寻觅机会,何况此人身高腿长,往一个强典型中锋发展是最符合常规逻辑的方向。但穆勒却偏偏长期出现在前腰、边锋甚至中前卫这样理论上需要大量持球的位置。因此他的生存之道,在这个级别的球星中,着实非常罕见。

这里我们分成三个问题来探讨:

一 穆勒的持球和无球,到底分别是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穆勒的持球技术从来都不是顶级,甚至是有些不太够看的。而无球抢点意识却基本上从来没有得到任何质疑。放两张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场景很熟悉的图:

上图鼠标标注出的是穆勒的移动轨迹。他早早开始伸手示意队友往里传中,然后自己往禁区里插,在一个很不优雅的停球后,在身边没人贴防的情况下把球打进——这基本可以算顶级无球意识+不怎么样的持球技术的体现了。

而当穆勒尝试玩一些持球的活时,下面的场景出现频率也不算低:

诚然,我们不能“开头一张图,后面全靠编”,两张图能说明的问题确实有限。但如果这个论断有数据支持呢?这里我们对比德甲最近两个赛季的几项持球数据同位置评分。选取对象为18-19赛季、19-20赛季德甲的前腰、中前卫和右边前卫,出场时间分别设置为1000分钟和800分钟。注意,由于wyscout网站认定这两个赛季穆勒在右路时的具体位置为右边前卫,所以我们没有筛选持球能力更强的边锋群,否则穆勒的持球数据评分会更糟糕。

先看18-19赛季的:

显然,穆勒依靠着超高的禁区内触球频率,打出了同样超高的每次射门预期进球数——说白了就是,由于此人抢点意识太好,因此他的射门总能发生在更容易进球的禁区内。但至于持球数据,比如持球对抗、盘带等等,表现就只是同位置中下水准了。

本赛季是什么情况呢?基本盘其实没有任何改变:

顶级的禁区内触球频率仍旧顶级,平庸的持球数据仍旧平庸。

此处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请大家注意两张图最左边的一个环节:真实射门得分率。穆勒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好,18-19赛季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当季我们选取出的127名球员中,穆勒居然排倒数第3。这个数据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算是我自创的算法,它量化的是“球员对射门难度的修正能力”。穆勒射门精度不够,肯定会影响他的无球效率。上赛季区区6个联赛进球对他而言也确实是不合格的。比如下面两次射门,预期进球分别高达0.61和0.43,类似射门在18-19赛季频繁打丢,确实不应该:

但是,足球很特殊的一点在于:即便这个人射门再差,只要他出现在接近球门的位置,你就必须提防。穆勒只要出现在该出现的区域,就具备进攻价值。比如下面两张标注出穆勒移动轨迹的图,穆勒无论最终是否触球、触球效果如何,其选择都是值得称道的:

而且,穆勒这项能力,显然是高于莱万之外的所有拜仁其他前场的。我们可以对比下面两张图:

穆勒从偏左位置游弋到中路,尽全力抢前点。尽管他没碰到球,但跑动路线确实是最有威胁的。

而当穆勒跑到边路时,拜仁其他前场的插上意识就要相对逊色一些。反映到比赛画面中时,禁区内的反差还是很明显的:

鼠标标注出的是穆勒,当他到边路传中时,和他换位的科芒并没有像他一样往门前抢,来看静态图: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坦白讲我无论如何都没法理解让穆勒长期打前腰,甚至动不动打边锋乃至中前卫。因为这些位置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持球表现。这就要涉及到穆勒的另一个能力了——

二 没有持球技术支撑的传球,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你可以列举出无数传球大师:皮尔洛、梅西、克罗斯等等等等……但有没有想过,这些人的持球基本功同样是顶级?其实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忽略这个问题,因为传球好的,持球基本功一般都不会差。

然而穆勒打破了这个定律——如果他只是一个持球不好、无球顶尖的球员,我绝不会花这么长时间去专门研究他的录像。此人最神的地方是,明明持球技术不够好,偏偏传球能力相当不错,而且这不是某个赛季好,下个赛季不灵。wyscout可以查到所有球员的数据最多只有两个赛季,而最近两个赛季,穆勒在传球方面的数据都挺可圈可点,尤其是传威胁球方面。

选取对象仍旧是两个赛季出场时间分别超过1000和800分钟的德甲前腰、右边前卫和中前卫。其中“传球占比”指的是该类型的传球占球员传球总数的比重;“传球盘带比”则是球员传球总数与盘带总数的比重,用以反映该球员拿球后是倾向于传球还是盘带。不难看出,穆勒两个赛季的smart pass占比和through pass占比都趋于同位置顶级,而18-19赛季的through pass成功率也是同位置顶尖。这两个类型的传球是最能反应传球威胁性的。此外,穆勒本赛季在progressive pass方面也是同位置顶尖。

有些时候,穆勒的传球甚至会让你觉得,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场大师: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上面两张雷达图是和同位置球员对比,看超过了同位置百分之多少的球员。也就是说,即便你自身的表现没怎么变,甚至还略有提高,如果同位置其他球员普遍水准大涨,那么仍旧是有可能导致你的评分下降的。尽管这个概率并不大,但还是很不幸的被穆勒赶上了——上面两张图,很明显18-19赛季的评分要好看一些,但实际上除了smart pass之外,其他项目上19-20赛季的表现可能还要略好一些。这里我们用柱状图,单纯对比一下几个关键领域穆勒的表现:

除了smart pass和through pass的成功率之外,其他领域实际上穆勒的19-20赛季要比此前一季稍好一些。当然,两季的传球总体而言仍旧在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数据认知上的重大环节了:我为什么不直接用“助攻”数据?

相信从去年开始看本专栏的一些读者朋友们,应该对足球数据分析有一些基本认识了,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基本从来不用“助攻”数据?

原因在于,我们不太能说清楚,助攻这个数据到底指向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认为它指向的是传球,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度偏向前场的数据,一次产生进球的进攻中,你送出了最后一传,那么助攻就会记在你头上,可实际上这个最后一传,往往并不是最为重要、难度最大的传球。它甚至不一定是威胁性最大的传球。而且,助攻是一个很难积攒的数据,从0到3就可能是个很大的差距,但实际上这个“3”,真不一定是靠顶级传球打出来的。

具体到穆勒,情况更有意思。穆勒上赛季助攻9个,本赛季还没打完助攻就已经18个。考虑到出勤率相差并不大,助攻数对比显然和“两个赛季传球表现相差不大”的数据相悖。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用其他数据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助攻并不单纯取决于最后一传所制造的射门机会如何,还取决于射门球员的射门能力。比如你送出一个保姆式传球,结果射门球员打飞机,那再好的传球也没法最终形成助攻。真空情况下,在C罗身边踢球,显然比在本特纳身边踢球更容易刷助攻。为了克服这个情况造成的干扰,目前很多数据公司都会提供一个“预期助攻”的统计,即如果你的最后一传形成了射门,那么就把这次射门的预期进球,算作你的预期助攻。

有了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穆勒两个赛季通过最后一传制造的射门机会,其实相差并不大,至少没有实际助攻数体现的那么夸张——18-19赛季,穆勒的“预期助攻数”是8.93,本赛季到目前为止,只是增加到了9.9个。

于是,导致两个赛季助攻数出现差别的第一个原因就出来了:穆勒的传球确实送出来了,但是队友的把握度不如19-20赛季,结果造成穆勒的助攻数较少。像下面这种情况,显然不应该由传球的穆勒负责:

第二个原因在于一种特殊的传球方式:传中。一般数据网站的技术统计中,“传中”需要以“形成射门”为目标,而这类传球能否被定义为“成功”,往往并不单纯取决于传球队员,还要看接应队员的抢点能力。比如你往小禁区附近传,不管你传球的质量如何,防守方都是一定会和抢点球员去抢的,这个位置哪怕接球队员非常别扭地用屁股顶一下,也有可能制造进球。因此,这实际上是另一个影响助攻数据,但又不受助攻球员控制的因素。

再去查传中数据,这个因素也就一目了然了:18-19赛季,穆勒的传中成功率只有29.8%;19-20赛季,这一数据达到了38.8%——须知,穆勒自身的传中水准不大可能在一个夏天得到重大提升,问题的关键在于,接应队员的水准存在重大差异。

比如下面这样,究竟是穆勒没传好?还是队友没接好?应该更多是后者:

另外,穆勒自身的传球选择,也在19-20赛季出现了差异。wyscout提供了“向禁区内传球”的统计,手动计算占比后会发现两个赛季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18-19赛季,穆勒向禁区内传球占比10.83%,19-20赛季,这一数据提升到了13.3%。应该说,他自己的传球选择也多少发生了一些差异。并非直接指向禁区的传中当然也能够形成助攻,但难度肯定要大的多,比如下图罗本的进球,穆勒是传在了禁区外,也最终形成了助攻,但这种进球显然要比直接传给莱万让他冲顶,要难一些:

三 顶级无球+没有持球基础的顶级传球=一个奇葩的好球员

真的,我不想讳言,穆勒就是最奇葩的球员之一,可能未来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第二个这样的球员了。

照理说,如果你拥有顶尖的传球能力,那么你的第一选择应该是绕着球跑,争取到接球的机会,以便用传球来带动推进。但穆勒不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就不太适合在对手压上逼抢时,在中后场继续持球;另一方面是因为拜仁有的是类似人才,蒂亚戈、基米希、博阿滕都能做这件事。那么,穆勒当然就应该试图在前场寻找接球机会。

但是,穆勒有别于其它人的一点在于:他的无球意识太好了,以至于自己总能迅速跑到一个很危险的地带,从而保证拜仁在最适合送威胁传球的地方,有一个能够送出威胁传球的人。

比如这样:

上面两张图用鼠标标注出了穆勒的移动轨迹,他都是出现在了最该出现的位置,然后一脚触球送出极具战略意义的渗透性传球,其中第二图,更是把穆勒的意识表现的淋漓尽致。

无球,绝不仅仅是参与最终抢点射门的工具,它是支撑战术体系运转的重要基石之一。

实际上,拜仁边锋配置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和“罗贝里”时代存在档次差距,尤其是传球意识方面,穆勒很多时候都跑出了机会,但队友没给:

此时,穆勒无球意识好且兼具身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可以继续去禁区里抢点:

这里说的其实只是无球和传球的结合,那么,持球差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呢?

有,而且这可能造就了穆勒最奇葩的特质——极其朴实,过于无华。此人传球讲究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一停二看三传球”在穆勒那里几乎等于扯淡;但是,如果你盯着穆勒看,会发现此人传球之后的画面,确实有些狼狈……

比如这样:

鼠标标注出了穆勒的移动轨迹:多么漂亮的转身提速反插→多么漂亮的一脚触球传球→继续盯着穆勒:他摔了……

这次没有鼠标,传球的是穆勒。他出现在了最该出现的接应位置→靠着身体倚住对手→强行转身第一时间送出直传→他摔了……

最终在本赛季对阵多特的一场比赛中,我找到了上述所有元素的完美结合:穆勒出现在了最好的接应位置上;然后第一时间长距离横传找到空当;然后聪明而又果断地冲向禁区内接应;然后接到传球后在危险地带同多特后卫肉搏;然后……被断球……

上图,鼠标标注出的是穆勒:

那么,穆勒这种踢法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这里我们不去单纯靠回忆聊,还是用可查到的数据说话:wyscout只能查到近5个赛季的数据,偏巧的是,从现在往前推5年,是瓜迪奥拉执教拜仁的最后一季,那个赛季的穆勒,还真就跟其后的4年不太一样。

四 后瓜迪奥拉时代:穆勒的小蜕变

先看一个最基础的数据吧:15-16赛季,瓜迪奥拉执教末年,穆勒打出了20个进球,这个数据他之后再也没有哪怕接近过。

按说穆勒这么多年来持球水准就那回事,打进这么多球,理应完全仰仗无球抢点;但实际上,瓜迪奥拉在那个赛季赋予了穆勒很大的持球戏份。目前我查不到此前赛季是否也是这样,但这和之后4个赛季确实产生了鲜明对比。这里把穆勒最近5个赛季以来的盘带和进攻持球对抗两项关键数据做成气泡图:

上图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量极大:首先,穆勒在15-16赛季盘带频率最高,盘带成功率却很低,真本身就表明大量盘带的选择并不明智了。其次,那个赛季拜仁全队盘带成功率极高,当然以当时的人员配备和瓜迪奥拉的选材倾向,做到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但问题在于,如果队内有很多盘带高手,为什么还要让穆勒这么带?最后,穆勒盘带占球队盘带的比重相对其他赛季也很大,这就更难理解了——队友能带的情况下,穆勒的盘带比重反而更高?进攻持球对抗的情况与此相仿:

让穆勒如此多的的盘持球,说实话我是不太理解的,像下面这样的情况,无论怎么看都是越少越好:

当然,那个赛季的好消息是,穆勒的射门准星非常好,也因此可以在终结方面提供重大加成,20个进球是实打实的正面帮助。以“真实射门得分率”来衡量,那个赛季是穆勒个人攻击力比较强的一季:

很显然,15-16赛季,穆勒真实射门得分率比较高,射门机会选择也好。同时又保证了很高的射门频率,最终的结果是预期进球数多的同时,实际进球数也多。下面两个进球都发生在15-16赛季,预期进球分别只有0.14和0.20,:

而在瓜迪奥拉离任后,穆勒开始越发向着“传球高手”的路子发展。首先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传威胁球在这两个赛季达到顶峰。这里我们以through pass为例:

如前所述,确实19-20赛季,穆勒的through pass成功率有了大幅降低,但横轴方面确实显示,18-19、19-20两季的through pass占比是最高的。同时要注意颜色:19-20赛季向禁区内传球占比是最高的。

其次,另一个指标是:穆勒的球权在不但增加,甚至呈现出一个趋于线性的趋势。这里我们用两个粗略的计算方式:一是看穆勒每90分钟接球数,占全队每90分钟传球数的比重,以此作为“接球占比”,当然这里包括了接传球成功与失败。二是看穆勒每90分钟的传球数,占球队每90分钟传球数的比重,以此作为“传球占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穆勒在长时球队传球数据”的统计,因此这两个算法都是存在误差的。好消息是,这5个赛季以来穆勒的出勤率都很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误差。

结果如何呢?

很显然,穆勒的球权基本呈不断上升态势,尤其是在本赛季达到顶峰。持球能力不佳却能靠跑位与传球做到这一点,穆勒实在是闯出了一条极为特殊的道路。

当然,世界这么大,以穆勒为模板的球员肯定有;但达到他这个级别的,至少目前我很难找到第二个。这种情况造成的一个麻烦是,我不得不从很多角度去看待穆勒,需要查阅多个数据、看多场录像去抠的数据环节非常多。这也是我回归那么直播吧以来,写的最累的一篇稿子。当然,倘若因此能把穆勒的情况写清楚,并且摸索出一个深化对其他球员认识的方法,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直播类型:足球德甲拜仁慕尼黑深度精华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