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新闻足球新闻

记海港同济女足首度征战女乙赛场

2022-02-14 20:48:29 来源:CCTV5在线直播

文/刘闻超在刚刚夺得亚洲杯冠军的这支中国女足阵中,有四位姑娘毕业于同济大学,分别是李佳悦、赵丽娜、张馨以及杨莉娜

文/刘闻超

在刚刚夺得亚洲杯冠军的这支中国女足阵中,有四位姑娘毕业于同济大学,分别是李佳悦、赵丽娜、张馨以及杨莉娜。而在她们身后,更年轻的一批“小师妹”们同样正于校园内挥洒汗水,那就是去年12月刚刚成立的上海海港同济女子足球队。

去年年底,她们以“新军”身份参加了上赛季女乙联赛,并取得第5名的成绩,这支球队中的大部分队员未来可能仍以学业为主,但这并不影响她们对足球的投入和喜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一种校企合作、体教结合的方式,同样有着广为普及,培育多方位人才的意义在其中。

首次参赛拼得第五

接手球队一年里,海港同济女足主帅吴兵一直有个直观的感受:“大学生球员学习能力比较强,进步也快。”这一点,在去年年底的女乙联赛上,就被充分展现出来。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赛季女乙联赛直到12月才开打,比赛分为社会组和校园组,其中社会组的队伍更偏向专业层面一些,而海港同济女足属于校园组“编制”。从足球技术的基础而言,校园组的队伍普遍要弱一些,不过每周5次的训练课,姑娘们总是全情投入。一方面是喜欢,用吴兵的话说就是:“都不用教练管着,她们自己就愿意跑。”另一方面,则是她们明白,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做好,一如在学业上一样。

“第一场比赛的时候,感觉没有想象中紧张,可能也是遭遇战的缘故,对方本身实力也比较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打出了一些技战术配合,所以整体上还是不错的。”01年的中后卫张天娇说。那场比赛,海港同济女足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在下半场后半段遭到广州富力女足的逆转,最终1比3不敌对手。赛后,姑娘们自己也有复盘,在看到差距同时没有丢失自信,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的训练时长没有职业队那么完整,体能上和经验上在比赛最后时刻出现了纰漏,但是作为校园队伍第一次参加比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能够和强手交战本身也是不错的经历。”队长曹嘉仪说。

张天娇

除对手实力不俗之外,海港同济女足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密集的赛程。由于联赛开打较晚,赛程整体被进一步压缩,平均2天就要进行一场比赛,球员们的赛后恢复和伤病控防就成了大问题。事实上,在前几场比赛打完后,三条线都有球员出现肌肉方面的伤病,教练组和医务组通过轮换和不同的恢复手段帮助大家克服,而所有队员也都不曾打退堂鼓,硬是把比赛扛了下来:“比赛结束后,队医就给我们做冰疗和按摩,偶尔有空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健身房做点小力量保持一下,大家都很努力,就想着第一次来参赛,一定要坚持到底,为球队和学院打出自身的精神面貌。”张天娇说。

随着最后一场比赛中5比0战胜北京国安首体院,首次征战女乙联赛的海港同济女足,以3胜1平2负的成绩,最终取得第5名。作为校园队伍,她们在联赛结束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放假,而是回到上海备考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年底的期末考试。

教授、爸爸、偶像……队员们眼中的吴兵是怎样的?

海港同济女足成立后,海港俱乐部在组队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和重视,此前执教过海港预备队的主教练、前国脚吴兵拾起主帅教鞭。这也是吴兵首次涉足女足队伍教练席,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开始了解新队员前,这批00后的姑娘们,已经先一步搜索起主教练的资料了。

“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我们去网上搜了他的比赛视频,头球进球的视频,然后分享到大家的群里,我们都觉得挺帅的。”02年出生的孙彩钰说。和球员时期的吴兵一样,孙彩钰在队中同样司职中后卫,海港同济女足主要以三后卫阵型为主,除孙彩钰外,包括00年出生的周璐、02年出生的沈倩倩、01年出生的张天娇在内,都是后防线上的主要球员。密集的赛程之下,吴兵也会适时进行轮换:“他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三人之间的整体防守,包括和前场的衔接,主要是围绕防守战术和意识展开。”

在周璐眼里,吴兵更像是一个老父亲:“我感觉他比较‘慈祥’?”说完这句话,周璐自己都笑了,“平时在赛区,主要还是聊足球,有时候他也会和我们交流一些生活方面的经历,他作为职业球员,去过的地方比较多,视野比较开阔。”论年纪,吴兵倒的确能算是“父辈型”教练,当时在谈及从男足到女足的角色转变时,吴兵并没有担心会有什么不适应:“主要是这批球员本来就是大学生,很主动也很自觉,不需要去多操心什么。”虽然相处不到一年,但师徒搭档已有着渐入佳境的趋势,中后卫沈倩倩笑着和记者形容起她心目中的主教练:“他本来就是踢中卫的,所以非常懂这个位置的各种需要,对我们这群学生来说,他就像知识渊博的教授一样。”

“学习结合比赛,我们就像在不断闯关”

身在大学校园,敢于追求、敢于梦想,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首度参赛的海港同济女足,有别于传统职业队或社会队伍的选材方式,都是经由每年报考进入同济大学的学生球员组成。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设立女足队伍对外招生,到去年为止是第三年,将兴趣与学业相结合,如今不再只是想象中的画面。

“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时候,我们就在宿舍里复习功课,有时候大家也会聚到一起看看对手的录像,在赛区的时候是2人一间房,生活状态也和在学校宿舍差不多。”张天娇告诉记者。同为01年出生的门将季杰表示,他们这几个大三的学生,还面临着考研的挑战,因此自己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余,也会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准备。

除了自己踢球,学校方面还安排有意愿的队员们进行裁判员课程的学习,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对整个足球产业中的全方位人才培养做了铺垫。海港同济女足阵中,就有几名队员对此颇有兴趣,并且开始了自己的课程:“希望能够多参加一些裁判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裁判员相关的知识,其实和踢球也是相关的,更熟悉判罚、熟悉规则也对踢球有帮助。”门将季杰说。

要比赛,又要复习和参与不同的课程,这样的生活紧凑且不失挑战。那么,会觉得累吗?对于这个问题,队长曹嘉仪给出了可能是最符合年轻一代的反应:“就像是一个个关卡,我们就像在不断闯关一样,一步步去完成。压力越多,动力也就越大,无论是踢球还是学习,这样的节奏也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效率。”

足球,也可以不是“全部”

记者手记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自己也反复思索了挺久,我有两个疑问:一是,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或者才有资格说,足球是生活的全部?二是,当足球不是全部的时候,我们对足球的喜欢是否又有意义?

2月6日晚19:00,女足亚洲杯决赛上演,中国队在落后2球的情况下连扳三球,最终3比2力克韩国夺得冠军。那天晚上到今天为止,我们每次重看当时的集锦,依然会有一丝头皮发麻的感觉,没办法,那么多年里,属于中国足球“赢”的时刻实在太少了,以至于我们多么希望,这一刻能够多停留一会儿。

曹嘉仪

关注那场决赛的人有很多,海港同济女足的姑娘们自然是其中之一。曾经和许多女足国脚一样,在普陀女足受训的队长曹嘉仪告诉我,那天晚上她和许多人一样“那是激动坏了”。事实上,曹嘉仪是那个曾经更贴近于女足姑娘们本身的人:“16年的时候,我就去看上海女足打女超了,我们很多人都在,那个时候我们是球童,可以在场边看比赛。”她笑着说,后来她和队友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前程目标各奔东西,有些人继续学业,有些人转战职业,再要聚到一起就不容易了:“有机会的话,我们会找一个所有人都闲着的时候,一起去看看钱老师。”

这支海港同济女足阵中,00-02级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球员都有,众所周知,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日后都要继续以学业为重,足球是她们实现自我、锻造自我的一块“敲门砖”。但足球,又一直是从小至今的喜爱,00年出生的中后卫周璐,小时候还练过画画,不过在二选一的时候,她还是坚定的选择了足球:“小时候也梦想过做画家,后来觉得自己的性格还是更好动一些,就继续踢球了。”现在到了大学,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刀画社团,既能踢球又能重温少时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01年出生的门将季杰来自江苏南通,在小学时通过选拔进入了校队,10岁那年还参加了市级选拔。在成为门将之前,她还想踢后卫,原因是“喜欢保护队友的感觉”。在她身前,02年出生的中后卫孙彩钰来自山东淄博,大学期间最期待完成的一件事是把驾驶证考出来:“因为我想去更多的城市看一看、走一走,最想去的地方是南京,那里好吃的东西很多。”

沈倩倩

这群踢球的女生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空闲时她们也爱做个美甲、看个综艺,有些喜欢喜剧、有些喜欢悬疑烧脑题材。恰好处于最美好的年纪,也有人向往甜蜜的恋爱:“大学期间想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找个男朋友!理想型应该就是个子高高的、打球帅帅的吧……其实也没有什么理想型,遇到了有喜欢的就行对吧?”02年的中后卫沈倩倩笑着说。

敢想、敢为、敢爱,是年轻一代应有、共有的人物性格特点。在这群海港同济女足队员们身上,能够分明感受到浓厚的青春气息与活力。因为足球,她们相聚到一起,也因为她们对足球的喜爱和坚持,让各自有了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足球毫无疑问会继续陪伴她们的人生,它并不总是需要成绩、荣誉乃至名利。由兴趣出发的喜爱和投入,往往更有收获的可能,之于生活中的每件事也同样如此。

直播类型:中超上海海港足球

最近新闻